三代人,同一对手:钦那瓦家族为何总在“权力天花板”前折戟?
在泰国政坛的漫长博弈中,没有一个家族能像钦那瓦家族(中文常译“西那瓦家族”)这样,既承载着数千万平民的期待,又深陷权力漩涡的宿命,从他信·西那瓦到英拉·西那瓦,再到贝东丹·西那瓦,家族三代人先后登上泰国政治舞台的最高点,却又在巅峰时刻遭遇同一股神秘力量的狙击——或被军事政变推翻,或被司法罢免,或被权力架空,这股力量,时而化身街头抗议的“黄衫军”,时而执掌宪法法院的判笔,时而隐藏在军方的装甲车后,始终如影随形,成为钦那瓦家族无法逾越的“权力天花板”。
第一代:他信的“平民总理”梦碎2006政变
2001年2月,他信·西那瓦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泰国总理,成为这个国家历史上第一位通过民选上台的“平民总理”,彼时的他,带着“让每个泰国人都有医疗保障”的承诺,打破了泰国政坛长期由精英阶层把持的局面,他推行的“30泰铢全民医保”“农村基金”“一村一产品”等政策,直击底层民众的痛点,迅速赢得了“他信大叔”的拥趸,在2005年的大选中,他信领导的泰爱党赢得议会500个席位中的377席,创下泰国选举史上的得票纪录,其支持率一度高达70%。
正是这份来自底层的“绝对权力”,触动了泰国传统精英集团的神经,在他信的身后,是占人口70%以上的农民与城市贫民;而他的对手,则是以军方、王室、官僚、城市中产阶级组成的“保守联盟”——他们视他信的民粹政策为对传统权力结构的挑战,认为他正在用“金钱政治”和“民粹煽动”瓦解泰国的“民主根基”。
2006年9月19日深夜,他信正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,泰国陆军司令颂提·猜押突然发动军事政变,坦克开进曼谷街头,电视屏幕上反复播放着“他信政府腐败独裁,军方被迫接管政权”的声明,这是泰国历史上第19次军事政变,也是针对他信的第三次“未遂政变”后的最终行动,政变发生后,他信被迫流亡海外,先后辗转英国、迪拜、阿联酋等地,尽管多次试图回国,却始终面临军方支持的“过渡政府”的司法追责——从“滥用职权”到“渎职罪”,他信最终被缺席判处两年监禁。
他信的失败,是传统精英阶层对“民粹崛起”的第一次强力反扑,他信的政策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奶酪:全民医保让政府医疗支出激增,挤压了军方和官僚的预算;农村基金削弱了地方精英对资源的控制;而他试图修改宪法、削弱王室权力的举动,更是触碰了“不可触碰的红线”,正如泰国法政大学政治学者猜瓦·林通所言:“他信不是输给了选举,而是输给了泰国‘双重权力结构’——选举产生的政府永远无法真正掌控军队、王室和司法这‘三大权力支柱’。”
第二代:英拉的“大米悲剧”与司法罢免
2011年8月,他信的小妹英拉·西那瓦接棒泰爱党(后更名为为泰党),以“女性柔情”和“他信政策延续者”的形象赢得大选,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,与兄